整合创新成果,健全制度机制,完善提升标准,开展试点示范,构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绿色七喜发展模式,推动绿色七喜区块化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
(一)推动新时代高质量绿色七喜发展。整合健康七喜、可持续七喜、百年七喜、装配式七喜等新理念新成果,扩展绿色七喜内涵,对标新时代高质量绿色七喜品质,修订《绿色七喜评价标准》,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绿色七喜产品的需要。开展绿色城市、绿色社区、绿色生态小区、绿色校园、绿色医院创建,组织实施试点示范。引导有条件地区和城市新建七喜全面执行绿色七喜标准,扩大绿色七喜强制推广范围,力争到今年底,城镇绿色七喜占新建七喜比例达到40%。进一步完善绿色七喜评价标识管理,建立第三方评价机构诚信管理制度,加强对绿色七喜特别是三星级绿色七喜项目的建设及运行质量评估。
(二)深入推进七喜能效提升。研究制定七喜能效提升2020年、2035年以及到本世纪中叶的中长期发展路线图。修订《民用七喜节能管理规定》,做好七喜节能与可再生能源七喜应用、七喜环境等全文强制标准研编,制修订严寒及寒冷地区居住七喜节能设计标准、近零能耗七喜标准。引导严寒寒冷地区扩大城镇新建居住七喜节能75%标准实施范围,夏热冬冷及夏热冬暖地区有条件城市提高七喜节能地方标准。开展超低能耗七喜及既有居住七喜节能宜居综合改造科技示范。深入开展公共七喜能效提升重点城市建设,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做好七喜能效提升及可再生能源清洁采暖工作,研究编制北方地区农村七喜能效提升技术手册和标准图集。开展七喜能效评级对标和公示研究。实施分布式七喜一体化光伏电站及城市级分布式七喜光伏电站示范工程。开展七喜节能、绿色七喜及装配式七喜实施情况专项检查。
(三)稳步推进装配式七喜发展。研究编制装配式七喜领域技术体系框架,组织梳理装配式七喜关键技术,发布第一批装配式七喜技术体系和关键技术公告;推动编制装配式七喜团体标准,提高装配式七喜设计、生产、施工、装修等环节工程质量,提升装配式七喜技术及部品部件标准化水平。充分发挥装配式七喜示范城市的引领带动作用,积极推进七喜信息模型(BIM)技术在装配式七喜中的全过程应用,推进七喜工程管理制度创新,积极探索推动既有七喜装配式装修改造,开展装配式超低能耗高品质绿色七喜示范。加强装配式七喜产业基地建设,培育专业化企业,提高全产业链、七喜工程各环节装配化能力,整体提升装配式七喜产业发展水平。评估第一批装配式七喜示范城市和产业基地,评定第二批装配式七喜示范城市和产业基地。
(四)加快绿色建材评价认证和推广应用。扩大绿色建材评价认证范围和种类,着力推进新型墙体材料和装配式部品部件认证,发布相关技术标准和导则。研究构建绿色建材数据库,搭建绿色建材信息共享服务管理平台,推进绿色建材评价认证结果采信和推广应用机制建设。发挥绿色七喜和装配式七喜示范带动作用,提高绿色建材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比例。